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第一章作業

1-1
what is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y?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

地球上生命的能量都由太陽所提供,地球上的資源可分為再生、不可再生、和可回收再利用三種,但因人類的濫用,地球上的資源已快速減少,也造成一些資源的浪費和汙染,我們不該隨便使用地球資源,並且該有環保不濫用的觀念,這樣才使資源可以永續發展且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損害,也可造就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將工程科技之未來賦予綠色的規範,強調所謂「符保環保」及「生態永續性」。依據地球高峰會的討論,認為綠色科技應具備以下五項特質:對環境有善的包裝;無污染的行銷管道;減廢、回收、再利用的加強;能源效率的提昇、污染及安全的偵測與控制。永續發展需要建立在人與人之間以弧與自然之間和諧的基礎上,因此強調了領域之整合及參與,以提供了科技創新及生態保育的共同價值,因此在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中,符合安全、低污染、洎資源、高效率等要求,已成為未來新科技亟應發展的要項。

1-2

How c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ies grow economically?

如何在環境持續的社會上發展經濟?

應當把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視為一個整體, 而不應把兩者割裂和對立起來。一要積極開展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係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探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基本規律。重點在產業生態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高品質的研究成果。二要積極開展有利於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研究。要進一步完善的為資源環境工作立法、建立責任制和問責制等,提供理論支撐。三要積極開展跨學科綜合研究,加強社會科學工作者與自然科學工作者、工程技術科學工作者的通力合作。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求多學科領域研究人員的密切合作,共同探討,才能找出解決的良策。四要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從全球視角研究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問題。資源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共同關心的話題,要不斷擴大對外學術交流,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與國際社會達成廣泛共識,共同探討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的方略。

1-3 How ar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ffecting the earth?

什麼是我們的生態足跡影響地球?

隨著人口的增長,對環境的空間需求也越來越大,資源需求也越來越大,人類使用大自然資源的腳步比大自然生產的腳步還快,使的地球資源快速減少中,將會造成資源的短缺,尤其是燃料資源,因盡量使用可回收利用的資源,人口太多會造成糧食短缺、資源減少、空間的擁擠程度,這些都會影響地球。這個世界正消耗沉重的生態負債,現在是時候做出一些關鍵決定,讓人們能享受只有一個地球的生活型態,現今人類打造的城市,電廠,住家不是讓社會陷於破壞性的過度消耗,並禍延子孫,或者開始著手改變讓下一代能在這個地球永續生存。自然世界正以人類史上空前的速度惡化,天然資源被消耗的速度遠超過再生速度,這已經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造成空前危害,如果人類一直維持目前的消耗資源速度,預計到了2050年,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將超過地球所能負荷的兩倍,屆時將出現態系統大崩解。

1-4 What is pollution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什麼是污染和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污染(環境污染) 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主要對環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即使當時不造成危害,但後續效應有害也算是污染行為,如氮氧化物,雖然本身並不有害,但在陽光催化下與自由基等物質作用會轉化成光化學煙霧,對生物造成危害,對建築物造成腐蝕。1. 減少汽機車的使用機會, 大力推廣大眾運輸工具, 制訂購買/報廢汽機車的嚴格條件及車牌尾數單雙號上路時間等法規,並妥善規劃其配套措施 ; 獎勵混合動力車, 自行車等使用者.2. 推廣使用核能、風力、太陽能...等潔淨能源,火力電廠訂定提早退役日期,並制定更加嚴厲之空污法規, 對於所有可能產生空污之工廠、設備、地區徹底執法。3.制定更完善的水土保持法規, 大量種植綠色植物, 並推廣全民認識山林之美活動。4. 從國民心靈改革及教育做起,教導國民如何愛護我們的地球,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並將所知付諸行動。5. 參與世界各國的研究與討論,一同開發未來的新能源.

1-5 Why do we ha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為什麼我們有環境問題?

人類的活動造成環境汙染,尤其是某些世界大國,其人口平均使用的資源遠大於世界平均使用的資源。而貧窮也是大問題,許多國家因為過於貧窮而導致環境髒亂,人民也因髒亂容易罹患疾病。貧窮對環境和健康都有影響,富裕對環境有害也有好處;人類對環境問題和解決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觀點, 但只要有決心我們可以一起解決環境問題。如:查特怒加市和田納西州,就是成功的典範。What are fou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什麼是四個科學原則的可持續性?依賴太陽能、維持生態多樣性、維持自然營養循環、人口控制,是永續發展的四個重要主義。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和光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乾物件,並作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鹽和曬咸魚等。在光照充足的地區,太陽能的供應源源不斷,生產過程不會產生環境污染,又不會消耗其他地球資源或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太陽能能源取自於太陽,來源源源不絕,太陽能為良好能源如同水力或風力,各處皆積極發展太陽能。複雜的生物物種與自然環境間之互動關係,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維持系統,其功能如保護土壤、穩定水文、調節氣候。假如長時間破壞大自然,生物多樣性會隨之而減少,到時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將會因為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在物種單一化的情況下,很容易因為單一的環境變遷或個別的自然災難,引發更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因此 生物多樣性不單是生態環境維持穩定的基礎,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基礎。簡單來說,維持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均依賴太陽能(僅有極少的例外)並共享有限的營養。此營養包括碳、氫、氮、氧、磷、硫及其他元素。自營生物行光合作用並製造有機分子以提供生態系統所需之有機養分。這些有機分子被非自營生物當作是能量來源和本身有機組成元件的來源。初級生產力是指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經過某段期間所獲取的能量總數。涉及的物理因子例如氣候(溫度、雨量、濕度)以及土壤的本質都會影響初級生產力。因為植物本身會利用有機分子進行細胞呼吸,因此自營生物製造的此種食物只有部分能傳遞給非自營生物,非自營生物只能獲得55%的初級生產力。此部分的初級生產力稱為淨初級生產力。熱力學定律可用來說明能源進出生態系統的現象。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能量不滅(不被創造也不被消滅)。這可以解釋為何生態系統依賴持續的外部能源,如太陽能,讓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體製造有機養分。第二定律是指經由各種轉變,某些能源會降低到無法利用的形式,例如產生熱。由於植物行細胞呼吸,所以只有約55%的能源能被生態系統利用。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以行政手段控制人口增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僅僅控制人口數量顯然已不能滿足要求。因此,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重點的轉型也是必然的。這種轉型具體包括以下內容:由單一的人口控制向統籌解決人口問題轉型,即統籌解決人口的數量、素質、結構、遷移和安全問題。由以行政控制手段為主向綜合治理人口問題轉型,即通過宣傳教育、法律、科技、行政、社會保障等綜合手段治理人口問題。